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4集课程复讲

孙玉波学长

  
    现在的风气是人们做错了事,习以为常,还会说人人都是这样。这个说法是不负责任,也是推卸责任,同时也说明社会上好的榜样太少了。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人,要用榜样的力量去纠正这些不好的行为和风气。比如有的人爱占便宜,我们就表演肯吃亏肯付出,别人喜欢耍聪明弄技巧,我们就表演真诚正直,别人不知道感恩,我们就时时感恩处处感恩,别人若无礼,我们就表演彬彬有礼,别人傲慢,我们就低调谦卑。等等做出榜样的力量,来影响风气超好的方向转变。不管别人做的对不对,我自己一定要做对。
     孔老夫子给我们三个修身进德的法宝。第一个“好学近乎知”,学习一定要不断地精进,要不然呢就会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。求学问不能靠别人,要靠自己的主动靠自己的好学。第二个“力行近乎仁”,只有把圣贤的教诲落实到生活中,才能不断的提升我们的仁慈之心,去发现父母的需要,孩子的需要,家庭的需要,和社会的需要,去时时看到自己的本分。第三个“知耻近乎勇”,真正的勇不是力气大,天下无敌。而是能战胜自己的坏习惯,把不好的习气改过来,是勇于改过,所以俗话说“战胜别人一千次,不如战胜自己一次”。一个人改过的动力,要来自于孝心亲情爱心才行。
     现在很多人不是不受教,而是没有听闻圣贤教诲的机会,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传播圣贤教诲的老师。
     泛爱众就是一切人事物都要爱,要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才行,而不是强迫别人听从自己。
     教孩子爱人当然要从爱父母开始,从爱父母慢慢把他的爱心拓展开来,到爱一切人事物。孟夫子有一句话“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”,这个次第去教,孩子的爱人爱物的心就会打开。
     相观而善之谓摩,其实《礼记》就有相观而善的观摩法。教育要亲师配合,老师在学校教,家长在家里要督促落实。这样才能产生好的效果,绝对不能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老师。教育还要以身作则,教孝先生要告诉孩子母亲的辛劳,太太要告诉孩子父亲对家里的贡献。也要告诉孩子别人的父母也不希望他们的孩子受到伤害,就像爸爸妈妈不希望他受到伤害一样。所以教孩子推己及人不要去伤害别的小朋友。我们也要尊敬别的行业的人,行业没有高低贵贱,同样的在那里每天付出,当我们能互相尊重感恩,整个社会也会和乐融融。同时人也要“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”,使“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。”要很好地爱护比较弱势的人群。可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,尽上自己的一份关怀。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